国家文物局近日在安徽淮南宣布了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进展——武王墩墓的考古新发现。该墓被认定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、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,推测可能为战国晚期楚国迁都寿春城后的一座楚国王级墓葬。历经近五年考古挖掘,武王墩主墓的规模结构已清晰展现,除主椁室尚待揭示,其余8个侧边椁室所藏文物已逐渐显露,目前考古工作已进入椁室内部的发掘清理阶段。
武王墩主墓(一号墓)位于安徽淮南,自2020年起启动考古发掘。至2024年3月,历时两周时间,成功提取了四层椁盖板共443根,总重量约153吨。
主墓椁室结构布局现已被详细解读:墓坑底部呈近正方形,边长约为22米,中央以巨大枋木构建起“亚”字形、拥有9室、多重棺椁结构的木椁室。墓葬主体南北向,四周设有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侧室,分别存放铜礼器、生活用器、木俑、乐器等各类文物。
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指出,通过考古工作,各侧室埋藏性质已较为明确。东室主要安放青铜礼器如鼎、簋等;北室象征乐府,主要陪葬乐器;南室则存放各类生活用具,包括漆木器及可能的兵马器;西室模拟了乐舞与车马出行场景。
墓底至地表开口深达19米,椁室顶部至地面为15米。椁室顶部盖板采用巨大枋木与薄板交替堆叠,形成多重密封防护。椁顶覆盖竹席,竹席之上为填土。研究表明,填土自下而上,黏性强、透水率低的青膏泥含量逐渐减少,且填土经过层层夯筑,旨在增强封闭性,有利于文物保存。
地表可见,武王墩大墓开口呈正方形,边长大约51米,地表以上封土高达14米。墓室东侧还有一条长达42米的斜坡墓道,墓圹四壁设台阶内收,台阶表面以青膏泥加固。
领队宫希成强调,此墓基本确认为楚王级别,其所蕴含的信息反映了楚国当时的经济水平、政治制度及工艺制造水平,提供了全面且珍贵的研究资料。
此外,考古队在武王墩墓发掘过程中发现并提取了一片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古代竹席,这是目前所知面积最大的同类文物。竹席位于填土与椁室之间,经实验室临时加固、污染物清理、干燥定型等处理,现保存状况已趋于稳定,为后续大规模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文物保护负责人张治国介绍,竹席采用人字纹编织工艺,由四层独立竹片叠加而成,分布于椁室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个区域,边缘垂至填土中。历经漫长岁月,竹席与盖板紧密结合,随盖板变形而开裂。为便于保护、保存及未来展示,竹席按照与盖板相同的顺序逐一提取。
至今已提取竹席78条,每条宽约45厘米,最长可达7.5米,整体面积超过200平方米。尽管竹席已延伸入土椁室,但具体边界需进一步考古发掘确定。目前提取的竹席浸泡于文物库房内,采用纱布及薄荷醇进行加固,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竹席现场加固提取、包装运输及实验室稳定性保护技术体系。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相关文物“保护修复方案”,下一步将对竹席进行系统保护修复,以备将来在博物馆公开展示。
春秋战国时期,礼器在各国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。作为南方大国,楚国的礼器既具有独特的器型与组合方式,又深植于中原周礼的内在逻辑之中,这种既贴近又疏离的关系赋予楚国礼制文化独特魅力。
升鼎是楚国特有的礼器类型,以其束腰、平底、双耳外撇、器身内敛的特征区别于中原地区大肚圆底的鼎。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器物,鼎最初用作烹饪器具,至商周之际成为礼器核心,象征国家权力与贵族等级。楚国升鼎的独特造型,体现了楚人独特的审美风格与对周礼的创造性借鉴。
据湖北省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杨理胜介绍,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楚式升鼎为出土于河南南阳的克黄升鼎,这件春秋中期的青铜器高46厘米,重4.3千克,尽管装饰简洁,但已具备后世楚国升鼎的基本特征。这种非传统的形象,既是楚人创新精神的体现,也是楚国国力强盛后寻求自身文化特性之结果。除了在单个器物造型上的创新,楚人还发展出一套独有的礼器组合形式。
杨理胜指出,周礼以鼎、簋组合为主,而楚人在春秋时期开始标新立异,以簠取代簋,形成上下相同的组合关系,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混沌思想。战国以后,楚人还衍生出鼎敦壶、鼎盒壶等多种礼器组合形式,尽管形式多样,但在排列上依然严格遵循周礼规定。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,如大夫级以上,对周礼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认同。
(记者艾达、张立雷、王晨、王帅、王宁)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xxp.cn/qfqx/20628.html
如若内容造成侵权/违法违规/事实不符,请联系一条长河网进行投诉反馈邮箱:809451989@qq.com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!